本系列资源是我站特约会员历时三月精心编写的精品资源,根据上传者要求,需要您用我站的精品币才能下载。本站对此系列资源拥有所有版权,下载资源只供本人教学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作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1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共24个经典专题。126套绝对中考真题全部选入,试题、答案均为纯word版,无任何扫描部分。试题按照省市音序排列,易于查找,不重复,无遗漏;内容最新最全最精,分类严格合理,答案解析详尽,排版精美,下载打印即可使用,可谓是绝对超越网络上所有同类资源的超一流精品资源。
共94套,约96050字。
201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01【安徽省】
【三】(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
(3)香远益清 益: ________ (4)亭亭净植 植:________
(5)宜乎众矣 宜: 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5分)(1)多(2)洗涤(3)更(4)立(或“树立”)(5)应当(或“当”)
15.(4分)(1)(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不生枝蔓(或“不缠生藤蔓”),不长枝节(或“不旁出冗枝”)。(2)对于菊花的喜爱(或“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6.(2分)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
17.(4分)作者感慨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02【北京市】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________
(2)援疑质理 质: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4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游:交往 质:询问
【解析】实词背诵,课下注释。
10.(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解析】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以”,考查了虚词“以”的两个用法: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
11.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文言文部分与往年中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新增的虚词考查,放到了句子翻译中,这样考查是把虚词的考查难度降低了,只要学生们平时背诵了翻译,这道题都能拿满分。
03【重庆市A】
(二)阅读《三峡》一文,完成9一12题。(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略无阙处( ) (2)夏水襄陵 ( )
(3)不以疾也( ) (4)属引凄异 (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