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30个字。


  新闻报道是一种最常见的实用性写作体裁,我们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文章,大多属于新闻报道。所谓“新闻”,本义是指社会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情,即刚听到的新鲜事儿。但作为一种体裁,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简明扼要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消息”。而狭义新闻中的消息又与带文学色彩的通讯有很大的不同。著名记者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巅》,是被称为通讯报道的,通讯是较详细、生动地描述事件的一种体裁,报道是及时、简要地报告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二者的结合就既具有了新闻性,又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但它仍然是被视作新闻的,还不能划在文学里边。

  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件科学探险大事。《新华社新闻稿》在同年5月28日报道:5月25日,中国登山队三名运动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在北京时间四时二十分,从北坡集体安全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389页,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用60多个字就表达清楚了,这就是新闻消息。但这则消息虽然简短,新闻必须具备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原因,基本都有了,且是真实的、准确的、及时的。当然,由于那时的通讯工具落后,这则消息是在第三天才报道出来的。现在通讯工具发达了,事件与报道完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实现同步进行。

  登山成功后,随登山队采访的记者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作和发表了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课文节选自该文的后半部分)。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了多方好评。作为报道,新闻的基本要求——即必须交代清楚的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作者描述得一清二楚、脉络分明。作为通讯,不仅事件本身极为精彩感人,而且作者调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逼真地再现了登山队员们的动人故事,发掘了事件本身的丰富内涵,它已接近于一篇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了,是一篇具有艺术性的优秀通讯报道。一篇好的通讯报道必须有一个生动感人、富有思想内涵的典型事件。成立只有五年时间的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过精心计划,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三次适应性行军,于5月17日开始第四次突击主峰的攀登,艰苦拼搏了整整一周时间,三名登山队员终于登上了地球之巅。这一事件本身就极富时代感、悲壮感和神秘感。一篇好的通讯报道还要着力写好几个鲜活而有深度的典型情节。这篇作品没有把笔墨分散在琐碎的过程描写上,而是突出地刻画了“冲击第二台阶”、“刘连满舍生留氧”、“深夜无氧攀登”几个最动人的情节,使作品显得血肉丰满。一篇好的通讯报道要求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塑造出人物形象来。作品在表现四位登山队员的坚强意志和无畏精神的基础上,集中写了刘连满在生死关头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战友的事迹,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登山队员的崇高精神品格。在表现手法上,作者以描述为主,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