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8350个字。

  梧州市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6页;答题卡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26分)
  (第Ⅰ卷共13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积累运用(14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栖息(qī)   狩猎(shòu) 嫉妒(jí) 锲而不舍(qì)
  B. 亘古(ɡèn)   炽痛(chì) 哺育(bǔ) 相形见绌(chù)
  C. 旁骛(wù)   涟漪(qí) 襁褓(qiáng) 如坐针毡(zhān)
  D. 吊唁(yàn)   殷红(yīn) 绯红(fēi) 风雪载途(zà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亵渎伎俩赃物根深谛固B. 玷污拮据深遂一泻千里
  C. 惬意粲然战粟不可名状D. 吞噬怂恿凛冽迫不及待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B. 虽然面临国内监控的论战,但是这几天奥巴马却络绎不绝,一改此前思前想后的形象。
  C.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D. 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自“虚拟时代”网站开办以来,每天接待顾客平均约有6000人次左右。
  B. 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C. 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D. 我国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5.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B. “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是参加乡试得中“亚元”,这一级别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D. 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6.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 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
  7.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颔联前半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半句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B. 颈联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C. 尾联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D.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