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50字。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引领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绚烂多姿。《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熟练的运用通感、博喻的方法,语言富于韵味。而《故都的秋》中更有感染力的则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志趣、襟怀、个性、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之秋的秋色、秋味和秋的意境与姿态,抒发了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眷恋与向往,流露出一种忧郁、落寞的心境。在作者郁达夫所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至于在回忆、眷恋北平秋景的同时夹杂着丝丝的苦涩。
2、教学目标
①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精美的语言,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及效果。
②欣赏文中精巧的艺术构思,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③学会抓住景物特征,选择适当的角度描写景物和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指导学生通过体味文章,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不同的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秋景,进一步揣摩景物中所渗透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②引导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体味作者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
二、说教法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显示出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魅力。品味景物是解读这类文章的一把钥匙。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姿态与审美情趣,所以要认真富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为主,要特别注意将自己的感情调试到最饱满最充实的状态,还要把握感情的基调、感情的发展变化等。同时还要读写结合,挑出散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比如朗诵上感情的变化起伏,以及“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所以能够初步把握这篇散文,但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知人论世”方面还不能准确联系到作者的写作背景及风格特征因此则需要教师的指导。
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准备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导学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