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0字。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新密二高 尹应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
②懂得如何撰写对联
2.方法与过程:参与活动,激发兴趣;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随堂实战,训练能力;奇联共赏,领略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懂得如何撰写对联
学时安排
1课时
自学指导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 ——金•元好问
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预习必知
1.对联常识
①对联,又叫﹍﹍﹍﹍、﹍﹍﹍﹍、﹍﹍﹍﹍等。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和﹍﹍﹍﹍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盛行于﹍﹍﹍﹍,可谓源远流长。
②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也叫对偶,要求是﹍﹍﹍﹍﹍﹍﹍﹍,﹍﹍﹍﹍﹍﹍﹍﹍,﹍﹍﹍﹍﹍﹍﹍﹍。
③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称为“仄起平收”。
④对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张贴时,上联在﹍﹍,下联在﹍﹍,左右以﹍﹍﹍﹍﹍﹍﹍﹍为分别。
2.题型设置
高考对对联的考查,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让你补写出另外一联;二是根据语境或例子拟对联。如: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2004’浙江卷24)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此题属于补写对联,要根据对联的特点去仿写。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在形式上,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形成对仗;在内容上,上下联要相互关联,或正对,或反对,或串对。对于平仄,高考一般不作要求。
对联题的解答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但除了对仗工整外,有两点须注意:一是要考虑上下联的相关性;二是所拟下联思想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格调。
★★学习过程
1预习检测
2写出自己收集的最喜欢的三副对联,并选其中一副作赏析。
3.通过预习收集赏析,请总结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4实战练习。
(1) 补充对联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