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5910个字。

  2014—2015年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单元练习2014.10.10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出卷人:朱丽霞核卷人:薛聚瑾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的是(2分)    (         )
  A.呜咽yè     万籁俱寂B.卓越zhuō  yuè      千锤百练
  C.山坳ào     酣然入梦D.蓦地mò dì        据理力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B.高考前夕,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被歹徒砍伤,见歹徒仍在行凶,他们义愤填膺,奋力夺刀,制止了歹徒,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C.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勇夺多枚金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体育馆内总会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虽然他们是萍水相逢,但在后来的参展交流中,他们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A. 曷:同“何”B. 坐:犯罪C. 实:确实D. 所以:……的原因
  4.对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爆炸造成的核泄漏,使本就难堪重负的环境问题又添压力。
  B.我国计划在2012—2013年向太空发射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D.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5.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请你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B.时光流逝,各种食物的老味道俨然成为了历史。
  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无论是食物或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二.阅读与赏析(共34分)
  (一)(12分)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子四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①,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弯曲成撇捺点画
  6.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铨即持书诵于侧”中的“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携于市B.生于淮北则为枳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D.于土墙凹凸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B.蒋母善于纺织刺绣,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受到人们喜欢,是个心灵手巧之人。
  C.蒋母生病,看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无言的悲伤油然而生,是因为病困交加,觉得无法很好照顾儿子。
  D.“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都表现了蒋母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