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60字。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答案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和《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
, 。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师说》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