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960字。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1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对气候变暖的治理应当是为二氧化碳找出路,而不仅仅是减少排放或简单地掩埋它。富碳农业就是在解答这样的世界性课题中产生的新的技术命题。富碳农业是指将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也就是说,富碳农业是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粮食或其他干物质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面的一种碳储存方法。它所转化成的碳水化合物不仅包括粮食,而且包括目前需要大量碳排放才能获得的钢材、水泥、化学纺织品、化石燃料等。
②富碳农业将使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植物转化为有用的食品和用品,是缓解生态失衡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有效举措,对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大规模发展富碳农业可以起到一石四鸟的作用:利用盐碱地、沙漠地、荒漠地等解决土地短缺问题;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缓解能源危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不同,小区域人造气候中的富碳农业工厂是在农业温室、大棚等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它将许多科学技术有机融合到新的农业生产中。
③农业生产离不开光合作用,富碳环境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生态条件。其中,密闭的人造富碳小区域可以利用目前大量存在的废地下室、废矿井、岩洞、盐碱地、沙漠地、荒漠地等进行改造建设,所需要的能源应以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为主。相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温室蔬菜、水果遇到的由于控温要求而大量耗能和由于保留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而需要密封温室所产生的高成本,富碳农业工厂可以建造在难以利用的土地上或地下空间,使用地热和太阳能光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温,使用太阳能直接光照、人造光源和太阳光导相结合的方法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能。
④植物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光的催化下生成碳水化合物并释放氧气。对于一部分植物,在充分具备光合作用三要素的条件下,其理论极限效率高于传统农业的常规效率,为农业生产在养分(主要是二氧化碳)极其丰富的情况下进一步增产提供了可能性。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进行补给,气体来源主要是工业生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现代技术已经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和在密闭场所的释放,这是实现富碳农业的气的技术途径。
⑤叶绿素对阳光的吸收光谱主要呈现两个峰值:红光和紫光。所以,太阳光的全色光谱中只有部分谱线是对光合作用作出贡献的。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也并非全部太阳光强,其最佳光强是同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的,而且对于许多植物来说,光饱和点远小于太阳光强。基于这两点科学事实,在密闭环境下,使用最佳强度的红色、紫色人造光源代替或部分代替太阳光源的技术已经出现:一是单色的发光二极管,在目前成本每瓦几角钱的水平下,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所取得的农业干物质的价值进行比较计算,达到了初步可行的程度;二是对于距地面不是很深的密闭农业工厂,使用太阳光的光导纤维导入阳光,运用反射聚光的技术改进,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是发展富碳农业的光的技术途径。
⑥综上,科学技术发展使我们能在较低成本条件下获得富碳农业所需要的光和二氧化碳,从而打破传统农业生产需要使用阳光下的土地的限制。这样,就可以在密闭的人造气候中重新设计植物生产方法,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生产线化、高效化。
(选自《人民日报 》,2014年3月13日 )
1.下列关于“富碳农业”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富碳农业是在解答气候变暖这一世界性课题中产生的新的技术命题,对气候变暖的治理不应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应当是为它寻找适合的出路。
B.富碳农业是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
C.富碳农业是指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粮食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面的碳储存方法,对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D.富碳农业是将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植物转化为有用的粮食和钢材、水泥、化学纺织品、化石燃料等用品,从而缓解生态失衡问题的有效举措。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阐述“富碳农业”这一概念的含义。指出富碳农业是为二氧化碳寻找出路的有效途径,对二氧化碳的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粮食。
B.文章第②段认为富碳农业对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发展富碳农业能解决土地短缺、粮食短缺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来函由清江至镇搭轮船赴鄂,拟五月初七接篆,川费不足,借用弟与省斋各二千金,俟到任陆续缴呈老母收存。将来此项归还,乞禀母亲转交六弟妇,留作家用。幼弟代办经方等喜事,未寄分文,殊以为歉。闻其家不甚宽裕,或分作两次付寄为妥。
方儿按课作文,工夫浅,天分低,仅成片段。鄙意原不必观场,而少年欲速之志未便阻遏,或临时请赵密庵、彭子尊送去,试毕即归。桂儿尚未开笔,孔桂轩喜与讲典,故史、鉴略解一二,而书不能熟,又因气弱未肯严督。弟公冗不暇兼管,伊能读书亦觉文、诗、小楷无甚用处。每忆髫龄,仰蒙严亲日夕督责,乃底于成,今竟不克施于儿辈,有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