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40字。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
  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公平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
  一、情境导入
  时代背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为夺取土地和人口,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受益于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六国日益衰弱。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十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大军曾逼近燕国的西南边境。原在秦国为人质的燕太子丹已逃回燕国,为报质秦之恨,并解燕国之危,于前227年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不久。燕为秦所亡。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yìn)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轲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当堂达标:
  虏赵王(lǔ) 樊於期(wū)拊心(fǔ)
  戮没(lùmò) 骨髓(suǐ) 刎(wěn)
  揕其胸(zhèn)变徵(zhǐ)   濡缕(rú)
  偏袒扼腕(tǎn è wàn) 惶急(huáng)
  被八创(bèi  chuāng)         箕踞(j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