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个字。
金色花 (语文案例)
温州二十五中 孙美玲
一、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歌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基调,诵读诗文,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设计思路:
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本课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在朗读设计过程中,我安排了五次读全文:第一次自由朗读,希望扫除生字词;第二次全体齐读,初步把握感情基调;第三次指明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希望他们能带着各自的理解表达这种情感;之后引入并重点指导文中母子对话,通过这两句对话的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母与子之间互相交流着的爱,能完全用朗读表现这种爱;最后全班齐读,再次回视、咀嚼这种爱,希望能激发他们对于自己的母亲的爱意。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2、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师: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着要回报母亲吗?
生1:没有,我觉得母亲对我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
生2:我觉得母亲很辛苦,我要好好读书,让母亲感到欣慰一些。
生3:长大了,我要作一个有出息的人,来回报母亲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