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50字。

  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立意指导】
  作文题的核心是“沙漠”,相对而言的是“自由”和“不自由”。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从中体现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思想。而“必须穿越的这片沙漠又是不自由的”,指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等。
  参考立意:
  1、谈自由与约束:自由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谈责任与承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面对责任,学会承担和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3、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走。
  【标杆作文】
  (01号)一类文上:内容 30分 表达 30分 发展 9分  总分 69分
  1、为了自由的束缚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不断地询问自己去找寻可能的答案解释,可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迫切愿望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
  当我们在成规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放纵、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愿望。可是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自由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忙碌的学习工作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或者结束离开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便开始会渐渐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想赶紧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并不能给出明显的答案。绝对的自由于我而言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出我们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无非就是炼金或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用来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意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人们终于认识到,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而追求自由最重要的是寻找约束与自由辩证关系。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地束缚下多元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地约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