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7400字。
泉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一年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 文(A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题卷在9-14页)。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朱拓(tà) 惴惴(zhuì) 埋怨(mán) 岑寂(cén)
B.內讧(hòng) 附和(hé) 蛮横(héng) 尺牍(dú)
C.形骸(hái) 吮吸(xǐng) 蜕变(tuì) 笨坯(pī)
D.讪讪(shàng) 泅水(fú) 胡诌(zhōu) 钻探 (z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烘托 回溯 标新立意 独树一帜
B.媒介 缠绵 饶有兴趣 残羹冷灸
C.漂泊 吝啬 阴谋鬼计 老羞成怒
D.执着 湮没 如泣如诉 咬文嚼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他事先没有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下了错误的结论。
②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只要你随处留心,就会逐渐养成欣赏和创作都 的好习惯。
③凡是 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与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A.以致 必须 违犯 B.以至 必需 违犯
C.以至 必须 违背 D.以致 必需 违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B.大伙流连于苍翠的林间,盘桓于蜿蜒的山路,顿觉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C.在新世纪,文艺工作应加快改革步伐,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D.面对质量严重下滑的局面,领导我行我素,把正确的意见当作耳边风。这种从谏如流的态度,令人气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台现场直播宋楚瑜祭祖,甚至连采访记者的言行都不放过。
B.随着时间与太阳的西斜,原野上的色彩开始变化了,变得金碧辉煌。
C.西部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D.我们对于生物变异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
C.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D.我将没有任何过失,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物种起源》导言(节选)
达尔文
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做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作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行将结束;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所以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