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课件制作简洁,文字材料约11180字。
图文转换
一、考点阐释:
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相关材料,辨析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图文转换是广东高考的大热点,从2004年以来,广东几乎每年都考。其命题特点如下:
1、形式灵活:图文转换是广东卷创新元素最多的题型。自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除2005年、2011年和2012年外,年年考查,且几乎年年出新。2004是表格,2006是单流程图,2007是标识图形,2008是剪纸画,2009是柱状图,2010是双流程图,2013是表格,2014是漫画。
2、综合性强。它可以综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句式变换”、“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考点进行考查。它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图表,分析图表内容,挖掘隐含信息,辨明主要次要,合理想象推断,然后恰当地表达,或概括结论,或描述画面,或说明特征,或阐发道理,能力要求和创新特色突出。
二、主要题型
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图表与文字转换;2、漫画与文字转换;3、示意图(徽标)与文字转换
从表达角度分为:
1、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
(一)表文转换题
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
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
【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一)图表与文字转换
1、表格阅读概括题。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按规律排列,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2、柱形图表阅读概括题。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图形显示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