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20字。

  《雨巷》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案
  【学情分析】
  《雨巷》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学的第二课篇目,学生对于戴望舒的经历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对于《雨巷》这首诗应该是很喜欢的,拿到课本,大部分学生会预习,会诵读,但对赏析诗歌的方法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抓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歌的时候,要从诗歌题目入手,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和体会诗歌意境,概括诗歌主旨,从而达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找出并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和探究,增强对诗歌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点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新课
  1、板书“巷”字,提问这个字的读音[xiàng][hàng],并带领同学们认识和区分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含义。
  [xiàng]胡同,里弄:小~。(在地面上,两边多是墙体)
  [hàng]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道。(低于地面)
  试想一下,平时的小巷里,会是什么情景?(狭窄,走的人少),如果在“巷”字前加上个“雨”字,大家能不能说说又会是什么感觉?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一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