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8000个字。
宁波市鄞州区八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那晚,海曙鼓楼沿内人头(cuán)⑴动,古城墙成为(jù)⑵焦点:只见一束束灯光汇集在城墙上,(huàn)⑶化成一个巨大的时间轮,带领人们重温甬城(yōu)⑷远的历史文化。通过民意征求后改进的3D灯光秀完整首映。
⑴▲⑵▲⑶▲⑷▲
2、古诗文默写。(10分)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
⑵了却君王天下事,▲。
⑶▲,人迹板桥霜。
⑷▲,更著风和雨。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表现了封建社会农民劳作的辛苦。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揭示了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
(7)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而“燕”一般则与报春有关,如▲。
3、名著阅读。(6分)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A 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B 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①选文中A是▲(人物),B是▲(人物)。(2分)
②根据选文中A、B的语言,分别举一个事例说说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
4.仿照示例,在“月亮”“雨水”“桥”中任选一个为对象,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对象特点,恰当运用修辞。(4分)
[示例] 筷子:①一对恩爱夫妻,共同品尝酸甜苦辣。②总是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仿句] ①▲。
②▲。
5、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班级开展“重温笔顺,写好汉字”语文活动。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以下任务。
(1)我和同学一起做调查。(2分)
书写笔顺抽样调查统计表
字例和规范笔顺 按规范笔顺书写的人数
25
29
8
说明:调查对象为50名初中同学。
我从统计表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2)我和老师一起欣赏书法作品。(2分)
老师:“户”字运笔意趣在于“曳”,最后一笔是撇,有飘逸之感,真可谓笔势送足。
我:“草”字运笔意趣在于“垂”,▲,▲,真可谓精神外露。
老师:很不错!你用了老师的示例,也说到点子上。
(3)我和家人一起交流写字经验。(2分)
“义”字先写点,再写撇和捺,手机笔画输入也是这样的……这种写法更符合中国书法的习惯。——爸爸
有的小孩写“长”字,先写横,再写撇,然后写其他笔画,看着就觉得很别扭。——妈妈
“为”字的笔顺小学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啊,先写点,再写撇,最后一笔是点,确实这么写好看!——姐姐
我综合家人的看法后得出一个结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