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00字。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大方三中   杨孟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
  2、探讨作家作品和时代潮流、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鉴赏古代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提高鉴赏其艺术特色的能力。
  2、通过“陶渊明归隐”这一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揣摩古代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难点:《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归隐的看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个性阅读:阅读课文,自主解决文言字词的难关,通过查找字典和根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翻译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作品
  (2)熟读成诵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4)在以前所学过的陶渊明诗文的基础上,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
  2.课堂分组探究:根据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兴趣,把学生分为小组,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1)文章的抒情手法
  (2)文章的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
  (3)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3、明确探究课题成果的展示方式:小论文、课件展示、专题讲座等。
  新课导入:
  大家很熟悉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吧,屈原面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自己的政治失败,选择的是宁死不屈,以自投汨罗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