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
关系型话题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
广东省郁南县南江口中学 唐科升

2004年14套话题作文题中有11套是关系型话题,它具有多元性、辨证性、发散性的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所以我们估计在2005年更多各省份自主命题的情况下,关系型话题作文仍是考试的热点。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现象有所上升。为了卓有成效地扎实备考,避免作文的大面积失分,我们必须掌握其写作技巧。考生不妨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 明确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内涵及构成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不可顾此失彼。不少学生不明内涵,在具体操作上出现失误。
人们一般把话题作文分为四部分:一是材料语,二是提示语,三是话题语,四是要求语。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材料”和“提示语”不必兼备,但“话题”和“注意”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注意”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二、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一) 审材料语
话题材料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必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材料与立意关系不大,就可以脱离材料去立意,如:2004年高考全国四、辽宁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等。如果材料与立意关系密切,像2004年高考全国一、全国二、全国三、天津卷、江苏卷等,就绝对不能脱离材料。这就要,审题时就仔细推敲材料。读材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的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全国四卷作文的材料是:“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很显然,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子,好好揣摩它,才可能对材料有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二) 审提示语
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如2004年广东考题的提示语是:“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这个提示语就暗示了“语言与沟通”的立意方向:沟通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沟通的障碍。
(三) 审话题语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