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张。含配套教学设计,约2160字。
话题:虚构
教学目标:
1、 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2、 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2、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钓鱼故事》导入。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糟,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是这样吗?”那人说,“可是您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管这段江面的,这儿禁止钓鱼!”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发票本,要记名罚款。
狄更斯连忙反问:“您知道我是谁吗?是专写小说的作家。你绝对不能罚我的款,因为我是专门负责虚构故事的,虚构故事是作家的事业,所以,不能罚我的款!”
二、虚构的意义
明确: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三、小说的真实
明确: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四、分析《骑桶者》,感受虚构的魅力。
1、你觉得《骑桶者》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