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题,约890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2014.11
  一、语言基础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百舸/坎坷        古刹/刹那     谄媚/落入陷阱
  B.诳语/诓骗        缱绻/派遣     褶皱/熠熠闪光
  C.驽马/箭弩        船棹/泥淖     犄角/掎角之势
  D.书籍/慰藉        贻送/适宜     桑梓/莘莘学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C.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D.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4.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 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4分)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         (1)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2)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3)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         (4)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6.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在横线上写出两组恰当的句子。(4分)
  真正爱书的人,把书当作友人,把读书当作与朋友谈话。
  真正爱书的人,                                                                     
  真正爱书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1,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