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另有素材及导学案、教案。
编制:岳阳市第十五中学语文组 高世华
《一剪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准确解读诗句,体味本词抒发的相思之愁,进而掌握一些读诗技巧:知人论世、展开想象、品意象、抓关键词句等。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的思想内容。
课前助读资料:
1、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书题写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
《一剪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词句,体味词人的愁情,了解并运用一些读诗的方法:诵读、知人论世、展开想象、品意象等。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李清照的“愁”。
3、在品读词句中尽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方法】
朗诵体味、想象感受、讨论交流等方法。
【教学重点】
《一剪梅》一词中愁情的体味。
【教学难点】
1、一些典型的意象如“玉簟秋”“月满”“西楼”“水自流”等的理解。
2、李清照词的思想内容的评价。
【助读资料】
1、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