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7650字,部分答案扫描。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为强化对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控制,官方大力在思想观念上灌输儒家伦理,加强儒家教化,民众逐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大部分女性摒弃固有的婚恋习俗,融入儒家伦理文化,这一转变从守节守贞的节妇烈女不断增加鲜明地体现出。自改土归流以,国家颁布各种文告、政令禁止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的旧俗,宗族观念认为节妇烈女是光耀门楣之人。同时,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引导了妇女观念的变化。这一时期,节妇烈女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井喷式地涌现。同治《建始县志》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伤肢体,呻吟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娶者惧,乃止。”
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仍有部分妇女选择恪守原有的文化习俗与生存逻辑。很多地方以“女儿会”的形式延续鄂西南地区的传统婚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恩施石灰窑、大山顶等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初九和七月十二,流行借“女儿会”赶集之名寻找意中人或私会情人的婚恋习俗。
虽然学界对于“女儿会”的起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解读。其一,这种习俗根植于母系氏族遗存中。其二,“女儿会”活动根植于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传统之中。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素有“年小月半大、鬼神也有三天假”的说法,“女儿会”与月半节正好为同一天,女性借赶集幽会情人,久而久之成为民众默认的文化现象。其三,这一活动根植于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交流与互动之中。据同治《恩施县志》记载:石灰窑集场属于鄂西南恩施东南隅十三集场之一,移民和流动人口多。在集市上,借贸易为名,未婚男女趁机寻找配偶,互赠定情信物,已婚女性也不受约束,与过去的情人会面。这些流动人口,由于离开以往生活环境,脱离了原社会文化的监督和约束,容易接受鄂西南地区较为开放、自由的婚恋形态,因此集市就成为男女自由婚恋的公共空间之一。
当中央王朝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时,土家族地区女性面对现实而做出不同面向的抉择:一部分女性以遵从礼制的节妇烈女形象存在,成为儒家社会性别伦理中的典范;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坚守传统自由婚恋的习俗,以“女儿会”的形式延续着土家族婚恋习俗。从这个意义讲,“女儿会”不仅是对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传统婚俗的固守,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在社会变迁中的自觉调适和延续。
(2014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能体现鄂西土家族妇女“中古夷俗”、“配合自由”观念的一项是 ( )(3分)
A.清中叶以前鄂西土家族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婚姻关系较为松散。
B.改土归流前的鄂西南土家族地区较少受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影响,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现象比较平常。
C.在相对闭塞的恩施石灰窑、大山项等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二,流行“女儿会”延续传统婚俗。
D.同治《建始县志》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伤肢体,呻吟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娶者惧,乃止。”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被儒家思想完全控制,土家族民众逐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
B.中央王朝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时,当地女性做出了不同的抉择:有的选择遵从儒家礼制,有的选择坚守传统自由婚恋的习俗。
C.根据学界的解读,“女儿会”根植于母系氏族遗存、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传统之中,也根植于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交流互动之中。
D.地方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报旌表,是节妇烈女在鄂西土家族地区出现井喷式地涌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家族传统婚恋习俗的形成与历史上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受约束较少、妇女地位较高等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
B.由于汉族文化的渗透,导致了当地妇女观念的变化,“女儿会”成了鄂西南土家族妇女坚守传统自由婚恋习俗的最后阵地。
C.据同治《恩施县志》记载,在集市上,未婚男女借贸易为名趁机寻找配偶,已婚女性也不受约束,集市成了男女自由婚恋的公共空间之一。
D.清代中后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现状,体现了民间社会面对时代变迁既做出了一些妥协,又能顽强地延续其地方性传统习俗。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子(丹)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