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5张。有教学设计,约2590个字。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读通顺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文本,深入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紧扣单元目标,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难点:从文章朴实的语言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入:在人类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里始终有战争相随,无论是那个朝代,都留有战争的刀痕,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印在浩若繁星的文学诗词中,成为一朵瑰丽的诗苑奇葩。每一首诗都像一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洒落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叫人流泪。乐府诗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第一首乐府诗吗?生齐背:《江南》。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齐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二、破解题意,咬文嚼字激感情:读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诗题的意思又是什么?
  三、再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默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军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诗中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说说你读完诗歌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或者词语来形容?
  好诗在手,须得朗朗上口,带着这种感受自己读读这首诗吧。齐读
  3、文中出现了几个生僻字,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生跟读:冢,窦,雉,舂,羹,贻.)
  4、诗歌预习了,诗中的词语你都理解了哪些,和大家分享一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