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8500字。
南京市2004—2005学年度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调研测试卷
评 分 表
项 目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一、积累运用(24分)
1、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② 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 )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③ 老头子张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①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②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③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灏《黄鹤楼》)
⑤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⑥ 船头坐三人,中 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礼记•礼运》)
⑧ 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草色入帘青。”
⑩ 从“会当凌绝顶, ”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望岳》)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童年》等。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王叔远雕刻在核舟窗上的句子,这个句子出自苏轼所写的《赤壁赋》。
C、《望岳》和《春望》是诗圣杜甫在不同时期写的,这两首诗也反映出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
D、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所写的《爱莲说》,以莲花为喻,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对高洁人品的追求。
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后写成的一篇读书笔记,请仔细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其中,《二十四孝图》赞扬了老莱、郭巨等人侍奉慈母的孝心;《五猖会》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狗•猫•鼠》则借对猫的厌恶、仇视,抨击了黑暗势力。
这篇读书笔记中对文章的理解有一处明显错误,请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并改正。
改正:
5、下面是关于澳门与莲花的三则资料,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以绿色为底色,请结合所提供的资料,谈谈区旗设计的精妙之处。(4分)
资料:① 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北面有一段250米长的狭窄沙堤与大陆相
连。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将澳门半岛喻为一枝伸向海面的莲花,连
结大陆的窄小地方为莲茎,故称澳门为“莲岛”。
② 澳门自古有“莲花宝地”、“莲花福地”之称,历代不少仁人志士都视
这里为福地。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都曾避难澳门,躲过了人祸。由此
人们把化险为夷的事情都归结为莲花的庇护,形成了“莲花福地”的美好传说。
③澳门人素爱莲花,以赏荷为乐事。澳门有许多地名、街名、村落名、庙宇名都与荷花有关,如莲峰山、莲茎巷等。澳门人常贴“花迎近海,下枕莲峰”的春联。澳门还成立了莲花协会,专事莲花研究。
三、阅读探究(46分)
(一)(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