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60字。
2014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卷
一.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次佛山一模题的题型完全一致,均为“材料引……”的题型。
题目材料由背景材料(核心问题)+提示角度组成。背景材料为郑州市拆除了全市421个报刊亭,核心问题既是“如何看待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行为?”只要围绕其背景材料(核心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可判为符合题意。提示角度有三,一是城市管理的角度;二是城市人文关怀的角度;三是城市文化生态的角度。每个角度审题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样的题型与2014年广州调研的作文命题完全一致,思路如出一辙。均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个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导考生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自从2013年高考后,广东的“材料引……”作文题型已经日趋成熟而稳定。
只要掌握“材料引……”作文题型的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每一个考生均有话可说,但写好却不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社会的洞察力和成熟理性的思考力。区分度明显,能让一部分关心并思考社会现实的考生脱颖而出。不存在套作的可能,如果还是妄想通过熟记一些考前素材,然后以此应付考场写作,绝对行不通。只能如 陈妙云教授所言,敢于写“原创作文”,根据题目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合理论述,方为正道。材料选取的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城市要发展,但城市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期不时见诸报端的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问题,更是凸显了目前在城市管理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因此,这个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思考性。
高考作文,既是为文,也是为人生,可以说,本次佛山一模的作文,不管是命题形式,还是材料内容、价值导向,都颇具水准。
依据陈妙云教授对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分析,本次一模题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及含意分别为:
二.审题立意
材料的内容为:
郑州拆除全市的报刊亭;
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
拆除了报刊亭,原来的经营者生活难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