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740字。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天津卷)逐题详析
江西省赣州一中黄运华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暂且 砧板 颤栗 明修栈道 技艺精湛 B.与会 峪口 熨帖 瑕不掩瑜 钟灵毓秀
C.陌路 蓦然 病殁 拐弯抹角 没齿不忘 D.强劲 根茎 颈椎 大相径庭 不胫而走
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语音识记能力。本题正确选项C。A项中的字读音依次为“z„n、zh…n、zh„n、zh„n、zh„n”,B项中的字读音依次为“y”、y”、y”、y’、y””,C项的字读音全为“m”,D项中的字读音依次为“jŒng、j‰ng、j‹ng、jŒng、j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飘摇 妨碍 沧海一粟 察颜观色 B.贸然 蔓延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
C.震撼 幅射 一切就绪 乔装打扮 D.涵概 毛躁 投机倒把 贻笑大方
第2题:本题考查考生汉字识记能力。本题正确选项B。A项中显然认为“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这是很多高考复习题中常考的知识点,但是,成语字典中同样有“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便相机行事”的解释。所以此选项不够严谨。C项中“幅射”应为“辐射”。D项中的“涵概 ”应为“涵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 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第3题:本题考查考生词语辩析能力。本题正确选项A。A项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更切合句中的“放达”。“抑制”是指压下去,控制的意思;“克制”抑制(多指情感)。就心情而言用“抑制”更贴切。“竟/更”的组合更能表现“我”深深的自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第4题:本题考查考生语病的识别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A项为否定不当 ,“不足”“不当”多余。C项为“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是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歧义。D项前后呼应不当。幸福应该是“对人生意义的正面理解和积极评价”。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
5.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第5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6.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
B.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C.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
D.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文意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