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课件制作简洁,分为炼字型、关键词型两类,2013年高考题训练。文字材料约1550字。
古诗歌语言鉴赏训练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①一夜声。
【注】:①潺湲:水流动的声音
【问题】韩愈在论述七言诗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六字寻常一字奇。请简要指出“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中的“似”字“奇”在何处?
答案: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问题】古人评诗时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简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
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问题】有人认为“作”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问题】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答案: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