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80个字。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丁集中学姬永康
一、教学设计意图:
《苏州园林》是有关园林说明兼鉴赏的一篇美文,课文以合理而又严谨的说明顺序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让读者领略苏州园林在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等方面的非凡成就。然而对没到过苏州看过园林(也许有的学生去过但没好好欣赏过)的学生来说,要从文字的描述上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就很困难,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溶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于是,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而开放的资源环境(这里主要是提供苏州园林真实的园林图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情境,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单一的文字教学、内容的欣赏在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面前,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了,既易于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全员参与的弊端,使教学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学生,增强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带来的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真实的园林视频、图片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爱国热情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与突破:
1、教学重点:
找出并评析文章中表现苏州园林美的语句。
重点突破:
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结合图片赏析。
2、教学难点: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
难点突破:
(1)利用多媒体把文字的说明转化为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来感受苏州园林的特征。
(2)从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中,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设想: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而光靠单一的文字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应尽可能的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以便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把抽象化为具体、形象,让学生能感受我国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所在。
2、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四、学生先前经验分析: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领略苏州园林建设设计的卓越成就是本文精华所在,而光靠单一的文字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初二学生已有一定审美能力,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应尽可能的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以便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五、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
有位朋友问我,在你去过的景点中,哪儿是你去过还想再去的?我好不犹豫的告诉他——苏州园林(板书)。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去了还想去吗?请看视频。
赏美
——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也可互相间轻轻讨论),观看后说说苏州园林在你看来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