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11560字。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2月联考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考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了。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二、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