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6720个字。

  浙江省东阳市歌山一中、六石初中等三中心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1月联合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5年1月
  温馨提示:
  1.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ì (1)境。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bá (2)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lì (3)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yàng (4)在舌尖与心上的美味。
  2、古诗文默写(8分)
  (1)▲,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白露为霜。(《诗经》两首)
  (4)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5)▲,▲,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矣。(《出师表》)
  (7)▲,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比至陈(    )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3)吾知子之所以距子也矣(4)小大之狱(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徒以有先生也
  B. 公将鼓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
  C. 蹴尔而与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 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杀臣,不能绝也
  5、名著阅读(4分)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水浒传》中相应的人物名字。
  A、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当先出马。
  B、▲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C、▲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
  D、“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 ▲ 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6、语言表达运用(5分)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2014年各地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促进了各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认为,赛前的准备复习,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了解,再一次解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经典与历史传承,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喜爱中国语言文字,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1) 根据下列提示,写一个成语(1分)
  拼音:yànɡ/yànɡ/bù/lè释义:心里郁闷,不开心的样子。例句:《杨家将演义》:六郎谢恩而退,归至府中,思忆孟良、焦赞,yànɡ/yànɡ/bù/lè
  (2)有人根据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拟写了上联,请写出下联。(2分)
  写汉字学习传统文化,▲
  (3)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