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备课人:杨安庆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生:《桃花源记》。

 师:对。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

 生:《归园田居》。

 师: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

  师: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劳动,充满了诗情画意。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师配乐背诵课文.电脑映示)

  师:通过听读文章,大家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善于发现,古人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有时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生: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作者所在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作者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英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你的学识可真渊博!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那么,陶渊明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呢?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这样写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以此来蔑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好像有些矛盾?喜欢读书,为什么又说读得不认真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