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10字。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 13 柳永词二首
课型 鉴赏课
教学
目标 1. 了解柳永进则庙堂,退则青楼,达则兼济,穷则享乐的复杂双重人格结构直接影响
了他的创作,体现“开拓词境,雅俗共赏”的特点。
2. 柳永作为浅斟低唱的俚俗词人,其作品主要有两大特点:语言浅近易懂;题材内容多市民化和世俗性。
3. 把握柳永慢词艺术的铺叙风格。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柳永词点染与铺叙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化虚为实,寓情于景的创作方式。
难点:如何理解柳永的慢词语言结构特点。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一)新课导入---知人论世解诗人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 (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