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90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①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①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
【答案】诗人以孤雁自喻,反映了他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杳无音信,可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逢。
(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
【答案】诗人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也更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案】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案】“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①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②拟人的手法。
(3)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