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六单元
6.1 兼爱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6.2 非攻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6.3 尚贤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单元测评(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有三节。《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作者连线:墨子(约前468~前376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繁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则为他们所克服。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第1课 兼爱
  【文题解读】
  “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墨子寻求世乱的根源,将它归结为一种自私的爱,即自爱而不相爱。因而墨子对症下药,指出消除这些混乱的灵丹妙药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如果这样就能出现墨子所向往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太平世界。
  《兼爱》应该是墨子讲学的记录。就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层次而言,它不愧是当时的杰作。墨子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因此,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不避絮叨。这种絮叨有时候令人生厌,可是在先秦诸子中倒也自成一格,给读者别一种阅读的体味。周作人曾引用钱振锽《名山小言》中一段话说:“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
  【目标锁定】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其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内涵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学习墨子层层铺垫、层层深入,运用正反对比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目标达成】
  一、语基梳理
  1.字音字形
  ①相篡(  )   ②不惮(  )   ③练帛(  )
  ④牂羊(  )  ⑤黧黑(  )
  2.通假举要
  ①贵必敖贱:____________
  ②既以非之:____________
  ③天下之难物于故也:____________
  ④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____________
  ⑤苟君说之:____________
  ⑥教驯其臣:____________
  ⑦破碎乱行:____________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是以不惮举其国:____________
  ②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____________
  ③强必执弱:____________
  ④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____________
  ⑤天下之难物于故也:____________
  ⑥皆牂羊之裘:____________
  ⑦韦以带剑:____________
  ⑧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恶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3)词类活用
  ①必兴天下之利:____________
  ②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____________
  ……
  第2课 非 攻
  【文题解读】
  墨子认为各国家间、各诸侯国内部贵族间的攻伐兼并战争,荒废生产、耗损财物、夺民之用,是不义的,因此,他主张“非攻”。“非攻”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攻上》的条理极为清楚,从窃人桃李不义,说到窃人犬豕鸡豚不义,再说到窃人牛马不义,再说到杀死清白无罪的人并抢劫其财物不义,最后说到最大的不义是攻国。之后,反复说明世人指责小的不义,却赞誉大的不义,可谓混乱荒谬到了极点。文章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目标锁定】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学习体会墨子层层进逼说理和类比说理的方法。
  【目标达成】
  一、语基梳理
  1.字音字形
  ①园圃(  )    ②攘(  )    ③豕(  )
  ④鸡豚(  )  ⑤栏厩(  )  ⑥扡(  )
  ⑦衣裘(  )  ⑧兹甚(  )  ⑨不辜(  )
  2.通假举要
  ①其不仁兹甚:____________
  ②扡其衣裘、取戈剑者:____________
  ③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____________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众闻则非之:____________
  ②上为政者得则罚之:____________
  ③以亏人自利也:____________
  ④罪益厚:____________
  ⑤扡其衣裘、取戈剑者:____________
  ⑥情不知其不义也:____________
  ⑦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国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等死,死国可乎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②故是何故也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遗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3)词类活用
  ①从而誉之:____________
  ②故书其言以遗后世:____________
  ③众闻则非之:____________
  ④以亏人自利也: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①罪益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而誉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篡权(cuàn)   不惮(tàn)  牂羊(zānɡ)  黧黑(lí)
  B.攘外(rǎnɡ)  豕(tún)  鸡豚(tún)  栏厩(jiù)
  C.社稷(jì)  恃(shì)  征辟(pì)  庶人(shù)
  D.罝罔(jū wǎnɡ)  闳夭(hónɡ)  阖(hé)  不辜(ɡū)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恶:凶恶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野战:在郊野战斗
  B.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取:夺取
  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遗:留传
  C.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
  阖其自入而求之  阖:关闭
  D.其谋得  得:成功
  然则众贤之术  术:方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B.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C.国中之众  D.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既以非之
  B.谨上为凿一门
  C.众闻则非之
  D.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B.何以知之
  C.饰以篆文鸟兽之形  D.此何难之有
  二、(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