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七单元
7.1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7.2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 单元测评(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共有两节:第一节编选自《韩非子》的寓言,第二节编选自《韩非子》的故事。
  《郑人有且买履者》记录了《韩非子》的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个片段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地理解,误会在所难免,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现实问题,总之,治理天下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个片段意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第四个片段意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置。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借寓言故事透露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对某些隐微的人性弱点做了精确的剖析,蕴涵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
  作者连线: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生于战国七雄纷争之世,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是最弱小的国家,他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寄希望于韩王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孤独悲观,大失所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韩非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文章说理精密,笔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第1课 郑人有且买履者
  【文题解读】
  “郑人有且买履者”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想买鞋子的郑人宁愿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故事。韩非子借这个故事把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实来决定治国措施而只重先王之政的学者的偏执、愚蠢和荒谬,演示得有趣极了。后人多以“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来传达思想,把关于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强烈地凸显出来。如果说《庄子》寓言的特色是奇诡的话,那么《韩非子》寓言的特色则是冷峻。这些寓言,不仅使韩非子的哲思表达得更加震撼、更加有力,而且制造出浓浓的戏剧情味,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和持久的印象。
  【目标锁定】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和把握韩非子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并思考其对
  ……
  第2课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文题解读】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语出《韩非子•说林上》,说的是子圉向宋国的宰相引见孔子,结果子圉和宋国的宰相都因害怕孔子得到重用,而没有向国君引见孔子的故事。韩非子借这个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不是公义,而是对私利的算计。韩非子就是这样,善于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蕴含在自己所营造的故事中,让人们去体味。
  人性有其弱点,但往往为纷繁世象所掩盖,韩非子凭借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寥寥数语,便一针见血,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善于运用大量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是韩非子文章的一大特色。这些寓言故事,有时使人捧腹,有时使人惊竦,有时使人面红耳赤,有时使人哭笑不得,但都透露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
  【目标锁定】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文中所体现的韩非子的思想,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3.体会《韩非子》故事的特色。
  【目标达成】
  一、语基梳理
  1.字音字形
  ①圉(  )     ②寐(  )     ③簋(  )
  ④菽(  )  ⑤藿(  )  ⑥屦(  )
  ⑦跣(  )  ⑧蠋(  )  ⑨嘬(  )
  ⑩诰(  )  ⑪旄(  )  ⑫箸(  )
  ⑬缟(  )  ⑭轸(  )  ⑮贲(  )
  ⑯吠(  )  ⑰彘(  )  ⑱讼(  )
  2.通假举要
  ①鳣似蛇:____________
  ②而亡其富之涯乎:____________
  ③衣缁衣而反:____________
  ④曩者使女狗白而往:____________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____________
  ②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____________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鲧、禹决渎(dòu)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B.郢人有遗(wèi)燕(yàn)相国书者
  乐羊坐于幕下而啜(chuò)之
  C.曩(nǎnɡ)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
  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ɡào)》曰“毋彝(yí)酒”
  D.屦(jù)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
  人见蛇则惊骇(hài)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胜:经受得住
  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信:相信自己的脚
  B.而自知其益富  知:知道
  匹夫失其身  匹夫:平民百姓
  C.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  索:索取
  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  因为:因,趁机;为,给、替
  D.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  称:相称
  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无穷:没有穷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奚不之晋
  ②若又奚患
  ③鲁患其不救乎
  ④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闹得沸沸扬扬的掌掴阎崇年事件确实带给了国人一些警醒:历史能否戏说,“百家讲坛”是否真的堕落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对此,人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C.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能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D.陕西人王立彬,中国第一个奥运旗手;陕西人张艺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一方水土一方人,这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地域文化优势的必然体现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