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6990字。

  成都石室中学2015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成都石室中学高2015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成都漆艺》这个话题很接地气,富有地方色彩;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余秋雨的散文《旷野》等,很有深度,富有文化韵味。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图文转换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单项选择题,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题文】A01.下列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褊小/蝙蝠   石栈/颤抖    粗犷/心旷神怡    挑大梁/挑拨离间
  B.猿猱/杂糅   戏谑/纸屑    畸形/掎角之势    高压锅/压缩空气
  C.复辟/辟邪   狡黠/诘问    鸡肋/悬崖勒马    椎间盘/椎心泣血
  D.自刭/痉挛   嫡传/贬谪    倔强/倔头倔脑    流窜犯/上蹿下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biǎn/biān,zhàn]/ chàn, guǎng/kuàng, tiǎo”;B项,读音分别为“náo/róu, xuè/xiè, jī/jǐ, yā”;C项,读音分别为“bì,xiá/jié, lèi/lè, zhuī/chuí”;D项,读音分别为“jǐng/jìng, dí/ zhé, jué/juè, cuàn/cuān”。
  【思路点拨】一字多音是汉字的重要特点。根据造成多音的情况,可以分成如下几种:⑴词性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⑵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代而形成了多音字。⑶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⑷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⑸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
  【题文】B0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辐射    高粱秆    受益匪浅    九州方圆
  B.欠收    天然气    百味具陈    励精图治
  C.凑和    炮筒子    金榜题名    怀瑾握瑜
  D.埋单    一柱香    雅雀无声    浮光掠影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A  解析:B项,“欠收”应为“歉收”;C项,“凑和”应为“凑合”;D项,“一柱香”应为“一炷香”。
  【思路点拨】在字形题中,同音误用是最常见的现象,同音误用又分如下三种:⑴音同形异字。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者往往选用这些最具迷惑性的字作为考查点。对这类词,要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⑵音同形似字。汉语中有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⑶音同义近字。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却极易出现错误。
  【题文】D0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新星投资公司代表提出的合作条件很无理,你们还是必须答应,因为只有吸收他们的资金,我公司才能解决上市问题。
  B.近日,提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个别学科很受宠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
  C.在省人民艺术剧院新编古装历史剧《金沙风云》的首演中,演员表演到位,全场济济一堂,高潮迭起,观众不时给予热烈掌声。
  D.当天然水晶逐渐走悄时,玻璃或人工合成水晶的饰品也随之大量涌现,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给喜欢天然水晶饰品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B  解析:“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A项,“无论”应为“尽管”。C项,“济济一堂”应为“座无虚席”,“座无虚席”侧重于满座,强调观众、听众众多;“济济一堂”侧重于集中,强调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D项,“滥竽充数”应为“鱼目混珠”,“鱼目混珠”侧重于“混”,指以假充真,强调真假,多用于物;“滥竽充数”侧重于“充”,指以次充好,强调质量,多用于人。
  【思路点拨】把握成语意义的方法:①了解成语的特点,把握基本义。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了解,就可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成语的出处,把握特殊义。有些成语,来自诗文典故,具有特殊的含义,要力求掌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