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20870字。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5届1月份统一考试
  语  文
  命题:玉溪一中语文备课组
  【试卷综析】本次试题为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5届1月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
  作为高三月考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字音、字形、名句名篇默写等基础知识均在考查之列,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二,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接地气。语言表达运用17题关于“冬奥会”徽标的解读紧跟时下热点;现代文阅读和文学文本类阅读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选材有《渐渐消散的炊烟》,关注当下热点,体现人文关怀。
  第三,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题型与高考接轨。
  第四,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语言表达题中图文转换题,就比较新颖,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考试时间:9:00——11:3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填涂到指定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在规定区域作答。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其“特色”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因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特色”和“优势”,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彼此都有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处。
  这样说是否抹煞了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不是的。这个问题国际学术界讨论了很久,结论是:所谓民族文化的优劣或先进与落后之分,只应以民族主体自己的生存发展为尺度,看其是否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而不能用一个民族的尺度去衡量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区分文化的“优势”与“强势”两个概念:“优势”是指主体自身的条件,“强势”则指对其他主体的态度。人类历史证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文化“强势”,总是以侵犯其他民族主体的权利为目标的。从长远看来,这种“强势”所代表的未必是某种先进文化的“优质”成份,相反倒常常是人类文化中的“劣质”成份。这一点正在为今天的人类所觉悟。
  总之,离开了文化的主体性特质和尺度,就不能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特色长短和优劣得失。主体性的立场和思想方法,是我们在看待任何文化现象时都不能忽视的。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凝聚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
  B.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凝结着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的方式和过程,积淀着这个民族主体生命的历史。
  C.民族文化既有“共色”,也有“特色”,“共色”表现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特色”则表现在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
  D.民族文化的 “特色”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它代表着民族的个性,因此,它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特色’则表现在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表述错误,缩小概念的范围。原文第2段倒数第2句,“就像……一样”,只是对民族文化“特色”的形成打个比方,并不是说“特色”就表现在这里。
  【思路点拨】做定向筛选解答的思路是:理解提议,明确筛选方向和标准;抓住关键词,锁定信息源;仔细比对,掘隐辨伪。此类题的命题者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设置“陷阱”:无中生有、答非所问、曲解原文、偷换概念、源流颠倒、以偏概全、范围失当、混淆已然和未然(或肯定否定、特称全称、或然必然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就是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这种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B.民族与民族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可谓存亡与共,荣辱相依。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
  C.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虽然看上去似乎是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显现出来的。
  D.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因此,世界上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都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交流。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原文第4段第2句,开头有“所以一般说来”这个限制语,选项缺少这个限制语,表述绝对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