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6小题,约7250字。

  宁夏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一、选择判断(30分)
  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开创,“济”扶助。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5.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B.“淳熙”是宋代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至日”是到这一天。
  D.“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6.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  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7.对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