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1859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Ⅰ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组卷:陈海艳刘月霞审核:廖海燕签印:还立金
【试卷综析】2015届江苏省盐城中学1月月考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卷,试题总体难度比2014年的高考略低,文学色彩浓厚。以高考为命题方向,导向意识明显。结合本地教学进度,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第一,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尤其是考试说明,考查学生的六种基本能力,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突出文学性考查,注重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考查。第二,题型稳定,注重基础,分试题和附加题两部分。论述文章、文言文、小说、成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全国江苏高考卷基本一致。第二,涵盖知识点较典型全面,语言文字、概念题、筛选题、情感题、默写题、探究题等均有涉及。从考查内容及其载体看,主要考查语言运用、作品阅读(古诗文、现代文)和规定性写作。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考查。如4题和25题是本卷的亮点。第四、注重学生探究思辨能力的考查,如第15题,有一定深度。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题文】D0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契诃夫的这部中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________了一些虚无思想。
②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________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
③竞技体育,__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④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________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
A.寄寓 形迹 固然 进而 B.寄予 行迹 纵然 从而
C.寄寓 行迹 纵然 从而D.寄予 形迹 固然 进而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E。
【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寄寓”,有寄居或寄托的意思;“寄予”,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身上。“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和神色。“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如“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太费事”;“纵然”指即使,如“今天纵然有雨,也不会很大”。“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完成该类题,要做好以下几步:①反复阅读语境,明确句意(谁,什么,是褒是贬,要突出什么)和词语意义;②凭语感,筛选出易分辨的选项;③运用多种方法仔细辨析熟语运用是否正确;④依据题意选出答案。
【题文】LO2.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3分)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 诸葛亮;B 王昭君;C 杨贵妃;D 周郎、项羽
【思路点拨】四个选项中的诗句或典故均出自语文课本或与课本相关联,学生对这些应非常熟悉。解答此类题需要对所学的古诗文烂熟于心,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题文】E0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B.当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微信和微信的产品经理们都是“医科大学教授”,他们任何一个产品上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都会被很多无脑者追捧。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知识点】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C句式杂糅,去掉“据”或者去掉“显示”D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时态上矛盾
【思路点拨】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题文】D04.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知识点】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A“平庸的人”的定义失当;C“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理解错误;D说法不准确,"性命"是人生的基础之一。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本题的关键词主要是“平庸”“优秀”“卓越”,三者是层递关系,反映了三种人的生活方式。据此思考不难做出答案。
【题文】I0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
B. 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
C. 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
D. 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
【知识点】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能力层级为E。
【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词,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鄙陋”“陨首结草”“辱”“乞”“微薄”“聊表”。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殊遇”“垂示”“贵稿”“笑纳”。B项中的“垂示”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语境中是弟弟对兄长,所以不得体。
【思路点拨】语言得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用语要符合交际目的,2用语要注意场合,3用语要看对象,4用语要注意礼貌,5用语要适合语体。
【题文】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