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6390个字。
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末练习卷(2015.1)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3、本次考试书写分3分,希望同学们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美观。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雪尽马蹄轻。(《观猎》)
2、,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3、,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则吾斯役之不幸,。(《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曲径通幽处”源自“竹径通幽处”一词,意思是。(2分)
7、“潭影空人心”流露的诗人的思想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上文作者(人名)是(朝代)桐城派古文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0、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
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ī”,意思是“石阶”。
D、作者艰难登山时为饱览雪后泰山的雄浑瑰丽奇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②,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应候:顺应时令。
11(1)下列与“使秦不得窥吾西”中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争而不得,不可谓强B、虽鸡狗不得宁焉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既出,得其船
(2)下列与“臣怪之,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落日故人情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D、故有所览辄省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