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7800个字。

  邻水县2014年秋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喑(yīn)哑睿(ruì)智滞(zhì)碍夙(sù)夜忧叹
  B、风骚(shāo)恣睢(jū)麾(huī)下帝室之胄(zhòu)
  C、缟(gǎo)素佝偻(lǚ)腼腆(diǎn)一抔(bēi)黄土
  D、妖娆(náo)藻(zǎo)饰拮(jí)据面面相觑(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恪尽职守根深蒂固重蹈覆辙挖心搜胆
  B、强聒不舍恼羞成怒唯唯连声无与伦比
  C、涕泗横流吹毛求痴地灵人杰味同咀蜡
  D、格物致知一代天骄袖手旁观恃才放旷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是()
  A、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但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笔墨:笔和墨,指创作的工具。)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诗中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C、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小心:打顾虑)
  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同学们静下来,”老师扯开嗓子吼:“下周五期末考试,还不赶快复习!”
  B、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C、双休日,到体育场参加锻炼的人可真不少或!有的跳舞,有的打球,还有的跑步……
  D、天越来越冷,我的羽绒服放到哪里去了?我现在都没有找到。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
  B、处于豆蔻年华的我们,对异性产生倾慕之心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C、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D、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观书有感》,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书“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为了预防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各国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C、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雨说》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B、《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刘备为“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
  C、《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不过,作品并非作者故乡行的纪实,而是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