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20530字。

  2014—2015学年(上)高三年级“三年磨一剑之亮剑”
  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命题人:高三语文学科组  天津耀华中学语文组
  【试卷综析】2014—2015学年(上)高三年级“三年磨一剑之亮剑”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2013年的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大数据时代》这个热门的话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了《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等,这些都引领考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如图文转换题,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同时,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事关重大,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 月5日,有删节)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数据带来的风险的一项是 (     )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很重要。
  B.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可能导致“灾难性大数据”出现。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带来伤害。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的能力。A项是从“大数据能够使抽样更精确,更有预见性”来表述的,而不是“危险大数据”的概念。
  【思路点拨】定向筛选解答的思路是:理解提议,明确筛选方向和标准;抓住关键词,锁定信息源;仔细比对,掘隐辨伪。此类题的命题者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设置“陷阱”:无中生有、答非所问、曲解原文、偷换概念、源流颠倒、以偏概全、范围失当、混淆已然和未然(或肯定否定、特称全称、或然必然等)。
  2.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
  A.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噩梦。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为“大数据”实现商业资本价值创造了条件。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
  【题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题文】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