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5490字。

  2015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
  (2)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4)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胡惟庸,定远人。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①事。七月拜右丞相。
  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②,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阴说善长。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十二年九月,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帝怒,敕责省臣,尽囚诸臣,穷诘主者。未几,赐广洋死,广洋妾陈氏从死。帝询之,乃入官③陈知县女也,大怒曰:“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于是惟庸及六部堂属咸坐罪。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节选自《明史•胡惟庸传》)
  [注]①省:中书省。②封事:密封的奏章。③入官:旧时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即充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杀黜陟                陟:晋升。          
  B.馈遗金帛、名马、玩好    遗:留下。
  C.皆夜有火光烛天          烛:照亮。          
  D.穷诘主者                诘:追问。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胡惟庸“有异谋”的一组是(   )(3分)
  ①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    ②挟医视,遂以毒中之
  ③令在外收集军马            ④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
  ⑤致书称臣于元嗣君          ⑥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汪广洋被贬后,皇帝难以选择出任丞相的人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设置丞相,胡惟庸独自掌管中书省的政务。
  B.大将军徐达极恨胡惟庸的奸邪,于是胡惟庸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算计徐达,但这件事被福寿揭发了。
  C.胡惟庸暗中游说李善长与他谋反,李善长开始不答应,不久便同意了,因此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
  D.胡惟庸杀了驾车的人,引发皇上大怒。胡惟庸非常害怕,就与陈宁、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并且暗中告知亲信。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3分)   
  译文:                                                   
  (2)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南  湖①
  【唐】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