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8820个字。

  九年级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除恶务尽。(《尚书泰誓下》)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6)▲,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8)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9)文人饮酒,饮的是各种情怀,“今日听君歌一曲,▲”,饮的是振奋;“▲,梦回吹角连营”,饮的是壮志难酬的愤懑。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古今作品浩如烟海,作家càn若繁星。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写的作品,在文化内含、情感表达、写作风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阅读作品,你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比较、jiàn别,在不同作品中寻找共同之处,在同类的作品中辩析出不同之点,哪怕是微小的区别。这样,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中,你的阅读就会进入更高层次和境界。——《比较与辨析》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càn若繁星▲jiàn别▲
  (2)文中划线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2分)
  ▲改成▲▲改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新年前夕,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惨痛踩踏事故,引人警醒,但是目前仍然有人铤而走险,喜欢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嬉闹。
  B.寒潮即将到来,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现在就把各项应对工作做好,到时候就不用慌忙了。
  C.王老师只读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他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D.电视剧《步步惊心》想象诡异,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人神界限,塑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人物形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连盐铁路、沪通铁路建成运营后,阜宁到上海的时间将从目前的三小时缩至一个半小时,缩短了两倍。
  B.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C.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D.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5.下列空缺处填写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再大的挫折我们也要抖擞精神,振作情绪,让阳光失败的阴影,用诠释什么是奋起,而不是一味颓靡;用面对不如意,却不是徒有伤悲。尽管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但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应该更多一份。
  A.驱赶坚强微笑自然 B.驱走微笑坚强自然
  C.驱散坚强微笑坦然 D.驱散微笑顽强坦然
  6.名著阅读(7分)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的确有伟大的神力。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这段文字选自于《▲》(填写篇目名称)(1分);
  “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的原因是▲(1分)
  “从此完全消灭了”的“怨恨”是指▲。(1分)
  (2)《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既包含作者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又带有明显的理性批判的色彩,请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三篇作品中任选选择一篇,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2分)
  ▲▲
  (3)《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是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1分)
  (4)孙少平是作家路遥作品《▲》中的人物。(1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APEC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会议,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于2014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11月11日下午,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经过APEC各成员近一年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以及系列高官会和各专业部长会的铺垫,北京APEC会议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等三大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份文件,取得了丰硕成果。
  ▲▲
  (2)本届APEC会议“中国元素”浓郁,无处不浸透着中国文化。米黄缎面、云锦图案、正面以行楷体书写的“请柬”,出自年逾9旬的上海书画大师陈佩秋之手,内页纸张由5层宣纸反复裱制而成,出自已经过世的谢稚柳大师的青绿山水画;领导人的21支签字钢笔来自有80多年历史的中国上海英雄钢笔厂;从会议休息室到会场的间隔处,放置的是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苏绣屏风;会场古色古香的骨瓷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领导人所穿的“新中装”,采用了盘扣、领花等中国设计,透露出中国服饰之美。
  这段材料中,本届APEC会议的“中国元素”体现在请柬、▲、▲、▲、服饰等几方面。(3分)
  (3)近日,有记者采访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师曾凤飞,问其设计心得。曾凤飞指出服装设计风格上应植根于本土文化,体现“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时装设计应摆脱传统束缚,与世界时尚潮流接轨,才能走向世界。为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