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70字。
专题导航
专题解说 游记是杂记散文的一个类型,因和其他杂记相比有其鲜明特点,故教材专门列一个专题。唐以前摹山绘水的散文并不缺少佳作,可它们分散在不同的文类之中。游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类,是到唐代才开始的。对此,柳宗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贬谪生涯里撰写的山水游记,尤其是著名的“永州八记”,标志着这一文类的独立成型。与唐人不同,宋人在游山玩水之余,常会运用学问思考辨析,创作的游记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在这一点上,王安石和苏轼的成就最引人瞩目,使山水游记在柳宗元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钴潭西小丘记》运用比喻形象化地描写无生命的石头,联想奇妙,下笔传神;明写的是小丘的遭际,实际上暗含自身的际遇,于自然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游褒禅山记》叙述了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通过记游言志;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人山水游记善于议理的特点。苏轼的《后赤壁赋》按传统文章分类属于赋类,但根据作品的游览内容,也列入本专题。文章以记游为主,侧重叙事写景,虽取景仍不外山、水、风、月,而以客作为陪衬,借自然景物创造了一种寂寥幽深的境界,衬托出作者悲伤的情怀,表现作者被贬之后的精神苦闷和对解脱的寻求。
三篇散文,既显现出了不同风格,也能体现唐宋两代山水游记的主要特点。
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游记,了解游记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感受体会游记中寄情山水和运用学问思考辨析的理性色彩。
《钴鉧潭西小丘记》学案
永州八记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山水游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奠定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基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中“永州八记”是他的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潭记》、《钴 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文章。这一组自成体系的作品,像一幅幅连续性的画页,展现了永州优美的风景,体现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风格和特色,1 000多年来,一直在广大读者中传诵。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了一组山水游记散文,即著名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三篇。前一篇写潭,这一篇写丘。在柳宗元笔下,二者都是景色奇异的所在,相距又仅有二十五步,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以工巧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钴 潭上小丘的美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身怀奇才异能却因横遭贬逐而不得施展的抑郁心情。文中着重刻画磊落的奇峰怪石,正是作者性格才能的自我写照。景色佳胜的小丘成为“唐氏之弃地”,虽贱价出售却连年无人问津,但最终还是有人赏识,正隐喻作者自己被唐王朝摈弃蛮荒,长期得不到有力者的同情援引的痛苦。
1.读准字音
(1)钴 潭(ɡǔ mǔ) (2)偃蹇(jiǎn)
(3)嵚然相累(qīn) (4)冲然角列(chònɡ)
(5)铲刈秽草(yì) …3. (6)熊罴(pí)
(7)清泠(línɡ) (8) 之声(yínɡ)
(9)不匝旬(zā)
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当当湍而浚者为鱼梁:对着安步以当车:当做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适合,适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