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20字。

  《论语》选读试题精选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1)分别指出孔子和老子对待“争”的态度。
  孔子:“矜而不争”,强调不争强好胜。
  老子:“不争”,是“无为”的一种表现,讲求以退为进。
  (2)试评价孔子和老子的“不争”。
  答案 孔子是从君子的仁德之心出发来看待“不争”的,侧重于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老子是从顺应天道来讲“不争”的,主张不刻意而为,顺天道而行,认为这样就会以“不争”而立于不败之地。二者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今天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不自己显示自己,因而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因而是非彰显;不自己夸耀自己,因而功绩显露;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人,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1)从上面的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重义轻利。
  韩非子:重利轻义。
  (2)有人认为材料中董仲舒的义利观是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不同意。董仲舒的义利观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完全排斥利,造成了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孔子不完全排斥利,他认为追求正当的利是可以的,但反对见利忘义。
  3.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1)~(2)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