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800字。

  K单元 诗词鉴赏
  【语文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K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结合一、三两联,2分。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扣1分)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结合二、四两联,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少一联扣1分。共3分)   解析: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一要立足全诗,二要抓意象,三要结合注释。本诗重点在于抓住“好处”“却”“都相识”“苦见留”“半世”“十年”“怨”“孤舟”,在分析这些词语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
  【思路点拨】情感鉴赏题要(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诗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 (1分),看似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2分)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括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3分)  解析:先结合诗句理解大意;再具体分析,抓意象“杨柳”“云山”,抓词语“都相识”“苦见留”,揣摩情感;最后,根据题干要求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重点在“趣”。
  【思路点拨】此类题可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