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压缩语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题目, 2000 年第一次写进《考试说明》。它考查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属于考查语言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br>
     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br>
     压缩语段常见的测试方式有①提供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②给新闻加标题、导语③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归纳主旨④筛选信息为概念下定义。下面结合有关的高考试题,就每类题目分析研究,探求其中的一些解题规律。<br>
   一、拟写一句话新闻<br>
     这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处理它必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br>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具有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叙事性和语言简练性的特点。<br>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br>
     新闻必须具备五“W”: 时间( when )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事件  (what)      原因 (why)          <br>
     可见,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新闻一般是“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式。<br>
    了解这些知识有什么用途呢?下面以 1999 年高考试题 26 题为例,作简要说明:  <br>
      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br>
     今年 2 月 28 日上午,  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 3 月 1 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 0.16 元的,调整到 0.16 元;高于 0.22 元的,降到 0.22 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 500 元至 1000 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 500 元至 1500 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 20 克 0.50 元提高到 0.60 元,外埠由每 20 克 0.50 元提高到 0.80 元。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超 22 个字)<br>
分析:从思维能力看:此题测试的是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语文表达技巧看:此题检测的是对关键信息准确辨析,恰当筛选,正确组合的能力。<br>
思路:寻找新闻材料的五“W”:<br>
     1、看考题所给的材料,没有内容上的总括,但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r>
         “与电信收费标准 ...... 邮资 ...... ”<br>
         可见:陈述对象 who 为:    电信费、邮资<br>
     2、二者干什么呢?“调整”“结构性调整”。显然事件 what 为“调价”。<br>
     3、再看附加条件,“附加条件”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即是条件的限制,又是答题角度的暗示。此题的“附加条件”是“价格的变动状况”。诸多数据用 22 个字不可能一一列举。综合其中具体的数据看:价格有升有降。即为事件的结果 why 。<br>
     4、新闻常采用一句话的主谓陈述形式<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