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480字。

  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淄博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恪守(kè)    泥淖(zhào)    激将法(jī)     筚路蓝缕(bì)
  B.形骸(hé)    伺候(cì)      夹生饭(jiā)     义愤填膺(yīng)
  C.昵称(nì)    忖度(cǔn)     闭门羹(gēng)   和衷共济(jì)
  D.赡养(shàn)  澄澈(chéng)   超负荷(hè)     既往不咎(ji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    浸润    泊来品    弊绝风清
  B.揖让    雕琢    策源地    德高望众
  C.掂记    账单    编者按    文过饰非
  D.炫耀    演绎    原动力    人才辈出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羊年春晚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激活古老优秀传统,让人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C.季羡林在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通德文、梵文、吐火罗文等多种语言,令人侧日而视。
  D.从父亲带孩子玩的《爸爸去哪儿》到旅行真人秀的《花样爷爷》,综艺旅游节目风生水起,从“娃娃时代”跨入了“爷爷时代”。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袁阔成先生博采众长,吸收话剧、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用民族语言诠释了评书的艺术真谛。
  C.鲁迅先生所写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道出了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的忧患意识。
  D.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要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两会”期间,收入分配、食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改革、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成为媒体、报刊和网络热切关注的焦点。
  B.电影《鸟人》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4项奥斯卡金像奖,成为第87届奥斯卡奖的最大赢家。
  C.医学专家经过分析论证认为,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直接造成的。
  D.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