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9020字。含评分标准及补充细则约24940字。古诗文讲评课件见本站http://www.ht88.com/downinfo/610123.html

  试卷类型:A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 文
  2015.3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安谧/裨益       蹊跷/阻挠       切题/切磋琢磨
  B.缉拿/嫉妒     对峙/侍奉       处方/设身处地
  C.作祟/遂愿     骨骼/恪守       抹布/涂脂抹粉
  D.悭吝/阡陌       羞赧/赦免       倔强/强人所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总有人爱夸夸其谈,他的话可能使你心生向往,也可能使你心生鄙夷。你也许觉得他的话夸张得没谱,荒唐得无与伦比,而他看上去却还是一本正经。这时,精神心理专家会提醒你——这可能是“夸大妄想症”的症状。
  A.鄙夷       B.无与伦比       C.一本正经       D.症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台风“海鸥”不日将登陆我省,省防汛总局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对该台风的研究分析、预先判断和灾害防御等问题。
  B.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C.岭南名园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著称,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为园名。
  D.有关负责人指出,公车过多不仅影响环保、浪费能源,而且容易衍生腐败,损伤政府公信力,不利于节能活动的推行。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工匠们会选用与雕塑对象外形接近的石材,以求用最简略的加工、最少量的雕凿来完成创作。
  ②而加工的重点则集中于刻画如头部、面部等特征最为明显与突出的地方,以便使整个雕塑产生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效果。
  ③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的造型受到石质材料的限制,尚不能充分自由发挥。
  ④西汉时期,冶铁技术不发达,工匠们没有足够锐利的工具来完成对石雕的镂空、透雕及打磨等工艺。
  ⑤一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受当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和影响的。
  ⑥在此基础上,工匠们再对创作对象的主体,如身躯、四肢及大的动势上进行粗略的雕凿,以求神似。
  A.④⑤⑥②①③  B.⑤④⑥③①②  C.④⑤①⑥②③   D.⑤④③①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徙边。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评分标准及补充细则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补充细则】
  (1)“由是”翻译成“因此”“于是”“因为这件事”都可得1分,翻译成“因而”“因为”   “由于”不得分。
  (2)“谋”翻译成“谋划”“策划”“计划”“筹划”等都可得1分,翻译成“想”“要”“想要” 不得分。
  (3)将“抱怨”翻译成“报仇”“报复”和将“之”翻译成“这件事”“他们”“众羌人”两点都翻译对才能得大意分1分。“抱怨”翻译成“报复怨恨”“报复仇恨”“报复埋怨”不能得分。
  【评分示例】
  3分示例:
  示例一:于是众羌人非常愤怒,谋划想报复,朝廷担心羌人进攻。
  示例二:因此各羌人部落大怒,策划着想要报仇,朝廷对此很担心。
  2分示例:
  示例一:于是羌人们非常愤怒,谋划着想要报仇,朝廷倍感担忧。(“之”的意思没有解释出,大意不得分)
  示例二:因此各部落十分生气,想要报复,朝廷对这件事感到忧虑。(“谋”的意思解释不对)
  1分示例:
  示例一:因为诸羌非常生气,他谋划对此抱怨,朝廷上下都非常担心他。(只解释出“谋”的意思)
  示例二:因为这件事众羌大怒,他想对此报复埋怨,朝廷很担心。(只解释出“由是”的意思)
  0分示例:
  示例一:这使得羌人大怒,他们想要抱怨,这使朝廷十分担忧。(没有得分点)
  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推究胡人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补充细则】
  (1)“原”:解释为“推究”“探求”“探究”“追究”“推断”等均可。
  (2)“得意”:解释为“满意”“达到心意”“满足愿望”等均可。
  (3)大意1分落在的“所以”和“厚”两词上。两个词有任一个翻译对,就可得大意分。“所以”可翻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不厚”可翻译为“不够”“不多”“很少”等。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 探求胡人部落不能达到心意的原因,都是朝廷的恩信太少了。
  示例二: 追究各胡人部落之所以不能满足愿望,是朝廷的恩惠和诚信不够。
  3分示例:
  示例一: 推究各胡地外族难以服从朝廷的原因,是我们汉人给与的恩惠与信任还不够多啊。(没有解释出“得意”的意思)
  示例二: 胡人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恩信不够深厚罢了。(没有解释出“原”的意思)
  2分示例:
  示例一: 原本我们难以得到诸胡的信任的原因,就都是恩德与诚心不够好罢了。(没有解释出“原”和“得意”的意思)
  示例二: 原来各位胡人之所以难以满意,因为恩信不深厚。(没有解释出“原”的意思,判断句式没有解出)
  1分示例:
  示例一: 原来诸侯月氏胡难以得到有才能的人,都是因为她没有深厚的感恩信义啊。(只解释出判断句式)
  示例二: 先前胡族各个部落都难以使他们叹服的原因,因为对他们的恩惠威信不够罢了。(只解释出“所以”的意思)
  0分示例:
  示例一: 各胡族部落遭受灾难而得意的人,恩情信用不深厚。(没有得分点)
  示例二: 原来胡氏部落诸侯很难得到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他都不信任别人和不给别人好的待遇。(没有得分点)
  (2)胡人为什么爱戴邓训?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邓训用恩德信用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学生答案可引用原文作答,亦可用自己的话作答;
  (2)此题既需有概括评价,也需有事例说明,概括1分,举两例各1分共2分。
  (3)若学生没有总括,而是将概括评价寓于举例之中,也可得概括分。
  (4)概括评价如引用原文,应为“以德怀之”或“待以恩信”。
  (5)举例如引用原文应分别为:第一例是“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或“开门内我妻子”;第二例是“训闻有困疾者,使医药疗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