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一【课时作业+课件+教学讲义】18份
├─2015-2016 创新设计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一课件6份
│ 专题一 3南州六月荔枝丹.ppt
│ 专题一 1《物种起源》绪论.ppt
│ 专题一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ppt
│ 专题一 4斑纹.ppt
│ 专题一 5景泰蓝的制作.ppt
│ 专题一 6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ppt
│ 专题一 专题写作导学案.ppt
├─2015-2016 创新设计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一【课时作业6份
│ 文本1《物种起源》绪论.doc
│ 文本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doc
│ 文本3南州六月荔枝丹.doc
│ 文本4斑纹.doc
│ 文本5景泰蓝的制作.doc
│ 文本6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doc
└─2015-2016 创新设计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一课堂讲义6份
专题一 1《物种起源》.doc
专题一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doc
专题一 3南州六月荔枝丹.doc
专题一 4斑纹.doc
专题一 5景泰蓝的制作.doc
专题一 6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doc
文本1 《物种起源》绪论
学习重点
1.记:熟记重点字音字形,背诵作者的名言。
2.读: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体会科技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和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写: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写一篇说明短文。
4.练:抓住关键句筛选、整合文中的观点型信息。
一、诵记名言警句
达尔文名言
1.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2.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
3.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我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4.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
5.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6.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7.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达尔文(1809—1882),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文体知识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写绪论的人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
……
文本3 南州六月荔枝丹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描写荔枝的诗句。
2.读:把握该文的说明顺序;了解科学小品这一文体特点,领会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重点把握引用古诗文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写:科学小品文的写作。
4.练:学会从说明顺序入手把握科普文的写作思路。
一、诵记名言警句
描写荔枝的诗句
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3.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4.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成团。——陈辉《荔枝》
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璋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常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对于我们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促进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
……
◆1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摘自《辞海》(1999年版)
还生命以过程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驻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
……
◆3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明)陈辉《荔枝》
赏读:全诗从远景起笔,以近景作结;对荔枝有整体泼墨写意,又有局部精工细描;既写其绚丽热烈的一面,又写其静谧闲适的一面;既写色,又写味;既写其外在美,又写其内在美。所写各点,在诗中糅合成一个和谐整体,大大增强了荔枝的立体感和鲜明度。
心中有阳光
何飞鹏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说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每个人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态度,思考所遭遇的情境,判断别人的作为。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在自己的心中反射出自己眼中的花花世界。
同样的夕阳,有人感受到美丽绚烂,是人间绝色美景,是一天最精彩的结束;有人则感受到落日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带着遗憾与凄凉。
同样的雨中漫步,有人把它当难得的体验,感受细雨飘在脸上的诗意,享受雨中的迷蒙,那是人间浪漫的极致;有人则抱怨上天的折磨,破坏了出外踏青的情境,细雨变成恼人的元凶。
春夏秋冬,物换星移,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是人生不断面对的情境,没有人能逃避。问题是,你要用什么样的心灵的镜子,来反射外界的变化呢?
健康、光明、善良,都是好的答案。自己的行事作为,直道而行,无愧我心,也用同样的心情来感受世界,体悟别人的行为。这面光明、正向、健康的镜子,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引导自己走上向上之路。
心中有阳光,想的都是光明正道。只问自己是否全力以赴,不管外界是否风雨交加;只问自己是否仁慈友善,不论对方是否作恶多端;只问自己是否坚毅执着,不论事情是否艰难险阻;只问自己所得是否本分应得,不论别人是否超额据有……
心中有阳光,看世界美丽动人,看人间平和喜乐,看家庭知足美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